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兴市供电分公司丨主配微协同控制,打造 “四站合一”绿色“桥头堡”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兴市供电分公司丨主配微协同控制,打造 “四站合一”绿色“桥头堡”
公司简介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根据《公司法》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8,295亿元,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公司经营区域覆盖我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电范围占国土面积的88%,供电人口超过11亿。近20多年来,国家电网持续保持全球特大型电网最长安全纪录,建成30项特高压输电工程,成为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公司专利拥有量持续排名央企第一。公司位列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第3位,连续19年获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连续10年获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国家主权级信用评级(标普A+、穆迪A1、惠誉A+),连续8年获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一名,连续6年位居全球公用事业品牌50强榜首,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也是具有行业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
项目开展时间
2021年至今
项目投入
历年投入(人民币):1,400万元
2023-2024年度投入(人民币):400万元
项目简介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能源行业低碳化、能源管理集约化成为我国摆脱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发展方向。然而传统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行面临大量电缆铺设及配电站建设占地多,难以适应分布式能源传输,企业用能与电网互动少,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低等诸多问题与挑战。国网泰兴市供电公司围绕低碳化与集约化发展目标,打造江苏省首个集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蓄能电站、公司内部充电场站以及分布式储能集成系统为一体的“四站合一”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站。“四站合一”不仅在物理层面减少了单独设施所需的占地面积和电线电缆敷设成本,解决传统电力系统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问题,更在控制层面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手段,形成可调度的储能集成系统,实现区域内部资源的精准调控与自治平衡,有效应对泰兴地区面临的光伏并网挑战和化工企业电力需求与新能源发电特性的矛盾,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且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了可行路径和实证案例。
一是光储充协同:建设绿色充电生态场站,通过光伏电能优先服务于用户,剩余电能由储能设备存储,在高峰时段优先用于充电站供电,减少对电网的依赖,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和循环利用。此外,通过引入峰谷电价机制,引导用户错峰充电,优化电力资源分配。
二是冷热电联供:构建集冷、热、电为一体的能源供应网络,采用谷电蓄能策略,通过多能互补、多源集成、梯级利用的设计,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潜力,为周边社区输送集中冷热能源,实现能源的协同与优化利用。
三是车桩网互动:打造包含多种类型充电桩的全电车辆充电场站,支持快速充电和常规充电,以及支持车辆向电网供电的双向能量流动,有效平衡电网负荷,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
四是分布式集成:搭建区域能源调控平台,为工业用户配置分布式储能方舱,形成可调度的储能集成系统,平滑电力供需波动,并在电网故障或需求高峰时迅速响应,减少对传统电源的依赖,提升整体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通过本地部署分布式光伏和储能设施,实现能源的就地生产与消费,减少了远距离输电的需求,降低大规模电线电缆敷设的成本约340万元,减少能量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损耗约7.5万度/年。分布式储能方舱为工业用户提供了稳定且低成本的电力解决方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1.2万元/年,增强产业韧性与地方
经济的绿色竞争力。蓄冷蓄热电站通过高效的能源梯级利用,降低运营成本38万元/年。此外,通过峰谷电价机制,为储能系统提供了盈利途径,为投资者和用户带来直接经济效益80万元/年。“四站合一”展现了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高效整合各种电力设施,减少占地面积和电线电缆敷设成本,实现能源的本地化生产和消费,并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优化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能源体系提供了有益探索,受到示范站商业中心及周边居民用户、分布式储能供应商、电动汽车车主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